两年多时间,这位江苏油田的扶贫第一书记都干了啥?
这两天,江苏油田物资供应处党群工作部主任张爱国接到一个电话,是江苏省涟水县五港镇三里村村民们委托村支书宁明打来的。宁支书在电话里说,村里的光伏项目今年收益很好,旱改水种的水稻大丰收,大伙儿都盼着张书记能在假期抽空回村看看,尝尝盐碱地里种出来的稻米香不香。
张爱国是油田2016-2017年度扶贫工作干部,在三里村两年多的扶贫工作中,他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和大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三里村原貌)
三里村位于江苏省涟水县五港镇最东边,由东三里村和西三里村合并而成,是涟水、灌南、阜宁三县的交界之地,过去曾有着“东三里桥难走,西三里路难行”之说。前些年,村里还流传着“……六评村两委,当官有绝招,工作老套路,规划无目标;七评村两委,占位担不挑,年薪好几万,还有外快捞……”的“八评”之说。
2016—2017年,张爱国成了三里村对口扶贫的第一书记。临近三里村的乡村水泥路边竖有一块牌子,最上面有一个中国石化标志logo,中间是“文化健身广场”的大字,最下面是“省委驻涟水帮扶工作队江苏石油勘探局2016-2017”的字样。这块牌子见证了江苏油田两年来的扶贫工作。
三里村全村80名党员,平日仅30人在家,其余均在外打工;至2015年底,年收入低于6000元的有150户426人。在这里,能吃饱饭不思变富的心态和“一户看一户都穷一样过”的思想已根深蒂固,“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学致贫”更是成为村民脱贫解困之路上的“三座大山”。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16年3月开始,张爱国开始了他的帮扶工作。
带领村两委成员学习扶贫政策文件;走访党员、给全村党员上党课、重温入党誓词、带领部分党员和群众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好的经验、把24孝的故事描绘到村文化墙上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促使“思想脱贫”
给村部修建一个广场、架设一盏广场灯、配置一套10件全民健身器材、建设一座公厕、打造一个电信“天翼村”的“五个一”惠民工程
给村里铺设了3公里水泥路
为村幼儿园里的孩子们添置了图书、书柜、笔等学习用具,还赠送了牛奶、更换了桌椅板凳,原本没有围墙的院子也加上了铁栅栏,让孩子们更安全,家长们更放心
联合江苏电信涟水分公司,为村里的50户低收入家庭安装上“绿色天翼村”网络,将三里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天翼村”
一件件爱民惠民事情,逐渐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张爱国带领村两委因势利导,对因病、因残、因学致贫的低收入户,按照较贫困、特困及一般贫困进行分类,结对帮扶,规定每名村干部包干3户低收入户。
(中:潘龙伍)
三里村潘郑组53岁的潘龙伍家,是一个典型的“因学致贫”的贫困家庭,爱人已经去世多年,潘龙伍为了培养3个大学生,已经背下近10多万元的债。2016年8月,潘龙伍的儿子潘海瑞在接到考上徐州师范大学的通知,老潘正为如何淘换学费犯愁时,第一书记张爱国不仅为其争取到华夏银行捐资助学项目的5000元助学金以解燃眉之急,还为其申请了光伏太阳能发电项目。
推进光伏发电进村入户,是驻涟扶贫工作队推行的一个不让农户花一分钱就能享受到实惠的光伏扶贫项目,是一个被称其为“借鸡生蛋”的致富模式。张爱国抢抓国家推广光伏发电的政策机遇,协调资金建设了140千瓦村集体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年可为村集体稳定增加收益近14万元,以不断增强村集体发展后劲,有效强化脱贫内生动力。同时大力推广实施农户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在三里村第一批就为潘龙伍、郑永兵、王丰华、周其华等4户人家申办了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为一个低收入家庭增收约3200元。
图为郑永兵
潘龙伍的邻居70岁的郑永兵,自身也有慢性肺气肿,老伴前两年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后还要定期吃药,去年儿媳妇又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之前全靠种地的一点收入来维持生活。据老郑说,4亩多地能收3000来斤小麦,除去化肥、农药、种子等各种费用,净收入也就在2000元左右。扶贫队来了后,就让老郑带头做家庭光伏发电,还安排老郑负责村办的柳编厂发放柳条、收送成品工作,一年也能多收入3000多元。另外,还给老郑申请了低保户,使老郑的生活有了最低的保障。
西是一帆河、东有唐响河,三里村地势凹容易涝,至今都有“洼湖荡,十年九不收”的说法。全村3901亩耕地,主要种小麦、水稻、玉米。凡是种过地的人都知道,种玉米小麦没有种水稻来得快,再加上是黄河故道的弱盐碱地,收成一直不好。
为了确保旱涝都丰收,张爱国借助涟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契机,争取资金疏通了2.5公里灌溉中心道,推行旱地改水田,2016年建电灌站2座、覆盖1000多亩地,迄今已建电灌站6座。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帮扶工作队为了让村民尽快脱贫致富,先后组织护理、烹饪、月嫂、柳编等多项技能培训。村民李建国就是在张爱国“哄骗”下,成为三里村第一批参加县烹饪操作技能培训班的贫困户,取得厨师证后,被推荐到南京三江学院干厨师,月工资约6000元,原本每年都要借1-2万元供儿女上学的家庭,一下子成了村里脱贫致富的典型、他人羡慕的对象。以至于,李建国只要在家看见张书记,就会拉着往家拽说尝尝手艺。
在李建国的带动下,村里有78名低收入人员参与竹柳编织合作小组,实现低收入户人均超6000元。
2016-2017年度,江苏油田委派干部参加江苏省涟水县三里村扶贫工作,这是继1994年在江苏省睢宁县和1995-2005年在江苏省盱眙县参加地方扶贫工作后的又一重点扶贫工作。
30多年来,江苏油田在执行中央政策参加地方扶贫帮困捐资助学工作中,共投入了近千万元的钱物,寄寓着数万干部员工对江淮大地父老乡亲的深情厚谊。在油田广大干部员工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宁愿少吃一顿饭、少抽一包烟,也要挤出钱来帮农民兄弟一把。
汗水洒田间,情谊记心头。数万江苏油田广大干部员工视农民兄弟为衣食父母,带着深厚情谊去认真地做每一件事,得到了农民兄弟的交口称赞。就像是江苏省委驻涟水县帮扶工作队工作鉴定中所写的那样:一系列帮扶举措的实施,加快了三里村脱贫致富步伐,体现了帮扶工作队员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工作绩效明显。
随着2016-2017三里村扶贫工作的阶段性结束,2018-2019年度的扶贫工作又开始了新一段的历程,江苏油田委派的扶贫干部刘维珍正在对薛桥村进行精准扶贫。
这真是:
第一书记外乡人
千里迢迢结穷亲
春风化雨民心暖
走街串户谋脱贫
家长里短话大计
田间地头叙真情
感谢党的政策好
小康路上笑盈盈
图文:潘月斌
编辑:李雅婧
石油人最浪漫的求婚现场,你一定没有看过…
当江苏油田被印在明信片上……